上海写字楼租户普查报告:中资企业不断扩张,外资企业稳定“升”
写字楼
中新财经作者刘文文
15日,世邦魏理仕发布的《上海写字楼租户普查2022》报告指出,近年来中资金融,TMT,上海专业服务等行业企业不断扩张,外资租户稳定“升”市场有望再现租赁窗口期。
这是该机构在2016年和2019年之后再次发布的报告,其中收集整理了138栋甲级写字楼项目中2753家(办公面积约520万平方米)的企业资料,从行业、资金来源、面积规模等方面展示了上海甲级写字楼存量租户的全景。
“创新”引领租户结构演变,行业分布将更加多样化
报告指出,近三年来,非银行金融和科技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是上海办公需求“双引擎”,使金融业和TMT在过去的三年里,总租赁面积增加了4.2个百分点到50.8%。从2022年的租赁交易来看,金融业的证券、基金和TMT软件开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轨道保持活跃,而尖端制造业、升级传统制造业、医药生命科学等行业的租户则逆势布局。
世邦魏理仕认为,近期对硬技术和实体产业的活跃需求将持续到明年。未来,上海将定位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,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卫生“双发动机”在产业战略的指导下,产业分布将向多元化发展。
中资企业锐意进取,外资企业稳中有进。“升”
报告还提到,中资金融,TMT,近年来,专业服务等行业企业在上海不断扩张,对办公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,逐渐成为上海甲级写字楼租赁需求的支柱。其中,中国租户在金融街、东二环、奥林匹克体育和新兴商务区具有绝对优势。
相比之下,虽然外国租户的权重有所下降,但甲级写字楼的总租赁面积并没有减少。借助过去三年的市场机遇窗口,积极实施扩租升级搬迁计划。同时,一旦进入优质写字楼,外资企业通常会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。在本次普查统计的可比甲级建筑中,外资租户三年保留率达到三分之二。
报告认为,搬迁升级到更高质量的办公楼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外企业的共同需求。2022年短暂休息后,2023年新增供应将迎来小高峰,分布在中关村、东二环、奥林匹克体育、丽泽、通州等地区。市场有望在2021年后再现租赁窗口期。(已完成时间)
未经本公司允许采集/转载,不论个人或企业侵害到公司权益,将发起诉讼流程!